公司邮箱:137282****@qq.com传真:0371-8607777*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马寨工业园区 邮编:450064
Copyright © 2010-2015 郑州圆盘造粒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6031398号-4 技术支持:
郑州全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制造复合肥生产线,复合肥设备,复合肥发酵复合肥生产线,堆肥发酵复合肥生产线,垃圾复合肥生产线,槽式复合肥生产线,猪粪复合肥设备,地面自行式复合肥生产线,全舜复合肥生产线,池式复合肥生产线,污泥复合肥生产线,复合肥设备,物料发酵设备,复合肥生产设备,育苗肥复合肥生产线,畜禽粪料复合肥生产线,复合肥复合肥生产线,翻堆车,复合肥生产线生产厂家,在此与您分享!
奏响绿色产业富民曲
春雨中,几十个村民在河谷两岸的草果地里清理杂草。“去年草果价格非常好,卖到10多元一斤,家家收入都有增长,村民们劲头十足。” 大兴地镇四排拉多村党总支书记杨林华看着山坡、河涧里种植的草果开心地说。
那咪自然村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四排拉多村较边远的村寨,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近年来,大兴地镇利用该村背阴地多,土质好的地理优势,扶持村民在陡坡地、河涧边种草果,引导困难群众走特色产业脱贫新路子。如今,昔日偏僻落后的那咪村种植的4000亩草果均进入盛果期,每户都有万元以上收入。
而地处高寒山区的鲁掌镇三河村,依靠草果、核桃等特色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成为怒江有名的生态文明村、富裕村。那咪村和三河村的脱贫故事,是怒江坚持走生态立州、绿色富民之路的生动写照。
怒江有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蕴藏着打造特色经济的广阔前景。但因基础设施、人才、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一直是怒江的软肋。如何解决好“大资源小产业、大资源小品牌”的问题;如何把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怒江强。怒江州第八次党代会将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十大行动”之一,把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举全州之力高位推进,为全州实现脱贫摘帽和全面小康两大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以前总以为在山坡上多种几亩包谷、洋芋才能脱贫致富,而这几年的实践证明,种好草果、重楼,保护好生态,村民才能有钱赚,村子才能实现大发展。”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草果种植户木文忠的话说出了广大独龙族群众的真实感受。
泸水市六库镇小山坝茅草坪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在荒山坡种植泡核桃1153亩,又在核桃林下种了100亩魔芋,放养了15000只土鸡,年收入达50万元,还带动附近的玛簧箐、苗干山等村组60户农户依靠林下土鸡养殖业发展生产。
如今,怒江州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优质中药材、木本油料、特色经作、特色畜禽、高山杂粮5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生态多样性产业发展格局,群众增收的门路逐渐多元化。
春雨中,走进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千亩茶山,云雾缭绕,茶香扑鼻,让人心旷神怡。“现在,老姆登茶很好卖,不愁销路。”村民沙罗说,5亩茶叶林是她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年可带来5000多元收入。“种茶叶收入比种包谷高,还能保护生态,吸引游客,非常划算。”
随着老姆登乡村旅游业的繁荣,老姆登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在不断提升,茶业生产已成为了匹河乡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
获得全省首批“云药之乡”称号的兰坪县,利用林地广阔的优势,实施云黄连、秦艽基地建设,全县中药材常年种植面积达7万亩。被誉为“草果之乡”的贡山县普拉底乡,草果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仅此一项,该乡农民人均收入就达1600元。
怒江的希望在山,潜力在山,优势在林。这几年,怒江州坚持走靠山脱贫、以林致富之路,突出生态、特色、品质三大优势,做好山区开发、林业经济、立体气候三篇文章,奏响了一首首绿色富民曲。
2016年,怒江州草果产值达2.2亿元,高粱、荞麦等小杂粮播种20万亩,核桃200万亩,漆树32万亩。全州野生食用菌总产量1488.1吨,竹笋、竹叶菜、檧木等野生蔬菜产量1106.9吨,林蜂养殖产品225.8吨。走出了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两全共进”的路子。